台湾文化界人士共拜朱子:中华文化是“源头”也是“活水”

发布时间:2025-01-08 03:32:36 来源: sp20250108

   中新社 福建武夷山10月26日电 题:台湾文化界人士共拜朱子:中华文化是“源头”也是“活水”

  作者 张杨彬

  “作为朱氏后人,我一直想看看朱子曾经生活、讲学的地方,这次是圆梦了。”站在兴贤古街尽处,回望这条不算长也不似其他景区般“热闹”的街巷,台胞朱振藩有些不愿离开。

  25日,参加“情系福建 茗香两岸——两岸文化联谊行”的台湾文化界人士来到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的五夫镇,敬拜朱子,漫步古街。

  “琴书五十载”,武夷山地区在朱熹的人生里占据重要位置。半亩方塘,云影天光,漫步在兴贤古街,墙上随处可见朱熹名言标语,窄道两侧的清渠中,一尾尾金红色锦鲤往来翕忽,当地人说,锦鲤常聚于书院附近,“仿佛鱼也爱读书”。

10月25日,台湾文化界人士走进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的兴贤老街,游览忠贤堂。 中新社 记者 张杨彬 摄

  “朱子的日常生活食用简单。他住的房子是‘其斋舍无以避风雨’,讲学的时候,他便与学生们一起吃蒸小米饭。当茄子应季,就会用醋和姜末拌茄子吃。”作为台湾美食家,朱振藩也曾研究过朱熹的“食谱”。尽管醋拌茄子实在谈不上美食,但其淡泊朴素、不为外物所扰的精神气质值得借鉴传承。

  “拱手、高揖、拜......”随着司礼官的朗声指引,台胞们身着汉服,在悠长的钟声中完成了庄严肃穆的仪式。“一瞬间似有穿越时空之感。”台湾文创媒体艺术推广协会理事长刘盈希说。回忆儿时经历,她说自己从小就明白知礼数、孝双亲的道理,“这仿佛是中华儿女一种共有的基因,是潜移默化地在文化氛围中涵养出来的。”

10月25日,台湾文化界人士在福建武夷山市朱子文化园身着汉服准备参加朱子敬拜仪式。 中新社 记者 张杨彬 摄

  制作工艺技法传承类电视节目是刘盈希一直以来的工作,“这让我更体会到文化根脉的重要性。”作为四书五经的忠实读者,刘盈希也常常结合自身经历,与身边年轻人分享书中感悟。“中华文化不是被束之高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水’,而是对我们的当代问题、现实生活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朱熹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方塘为何清澈?因其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永不枯竭的‘源头’。”长期从事两岸文化交流工作的台湾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理事长陈春霖说,朱子学说对台湾文化影响广泛而深远,以朱子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是两岸文化共同的根源,两岸对中华文化共同的传承是不会断的。

  行程中,朱子第26世孙、南平市政协委员朱勇陪同参访。“两岸共有的宗族文化、孝亲文化中,都有朱子学说的身影。”朱勇说,朱子学说是“接地气”的,例如《朱子家训》中做人、持家的思想,仍为百年后的人们提供着修身处世、治家教子的古人智慧。(完)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