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观赛,为拼搏精神喝彩

发布时间:2024-12-31 04:38:38 来源: sp20241231

  观众为跳水运动员加油。   本报记者 雷 声摄

  观众为羽毛球运动员助威。   新华社记者 陈 斌摄

  上图:中国体育代表团游泳选手潘展乐(左一)在颁奖仪式后与观众合影。   新华社记者 雒 圆摄   下图:观众在看台观看比赛。   本报记者 厉衍飞摄

  不远万里,奔赴热爱

  本报记者  尚凯元  季  芳

  巴黎奥运会正在火热进行,各大赛场中都不乏中国观众的身影。他们不少是从国内远道而来,现场欣赏精彩赛事,为运动员加油,把热情、真诚、友善带到奥运赛场。

  来自北京的刘易非是名资深的体育爱好者。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他都未能到现场观赛,留下遗憾。“我一直盼望着能来到巴黎,亲身感受奥运会现场的热烈氛围。”这些天以来的体验,已经让他“圆了一个梦”。

  他还记得开幕式那天,在塞纳河边的站票区,和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一起在雨中跳舞庆祝的场景。当载着一个个代表团的船只经过时,大家都会鼓掌欢呼。

  对他而言,体验奥运会的热烈氛围和观看比赛本身同样重要。除了为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的比赛加油助威,他也会在巴黎与当地观众一起观看露天大屏幕,去体验巴黎奥组委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享受过程很重要。”

  北京观众张楠也特地从国内赶来。为了能赶上决出奥运会首金的比赛,她和朋友们提前抵达了比赛举办地沙托鲁。射击小将不负众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拿到了奥运首金,让看台上的张楠激动不已。“看到国旗升起,听到国歌响起,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涌出来了。”张楠说。沙托鲁与巴黎相距几百公里,因此到沙托鲁射击中心观看比赛的中国观众不多。到场的几位一见如故,很快坐在一起聊了起来,还有人拿出了准备好的助威物品发给大家。“我们一起喊着‘中国队加油’,共同见证中国队拿到首金。”张楠说。

  回到巴黎后,张楠又遇到了从北京来看乒乓球比赛的一家三口。“小姑娘七八岁的样子,正在学打乒乓球,全家人一起来看中国乒乓球队比赛。”她说,“有中国队比赛的地方,都能看到中国观众的身影。我们要用热情给中国运动员增添力量。”

  来自上海的郑先生一家五口前来观赛。“我母亲上年纪了,希望可以带她看一次奥运会。”郑先生全家都热爱运动,他本人曾是专业排球运动员,妻子是长跑爱好者,女儿在练习网球,儿子在学习篮球。

  “比赛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郑先生说,“只要运动员站在赛场上,我们就应该为他们鼓掌,也应该为每名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喝彩。”

  

  全力支持,彼此激励

  本报记者  李  硕  孙龙飞

  罗兰·加洛斯网球公园对中国观众王琳洁一家来说非常熟悉。一个多月前,家住巴黎的一家四口刚刚在这里观看法国网球公开赛。当这片场地“变身”为奥运会赛场,他们带着五星红旗来为中国体育代表团球员加油助威时,又有了全新感受。

  “带孩子们来看比赛,让他们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当时在法国留学的王琳洁带着国旗参加了奥运火炬传递活动,“这面国旗我一直保存着。在巴黎奥运会赛场,我希望全家一起展示国旗,给为国争光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增添力量。”

  在正午的艳阳下,王琳洁一家为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郑钦文大声助威,“郑钦文加油!”王琳洁的两个孩子从小打网球,11岁的哥哥王梓硕近距离看着郑钦文的击球动作和脚步移动,表示要向郑钦文学习。

  在中国观众的热情助威声中,郑钦文直落两盘取得胜利。拿下赛点的那一刻,她露出灿烂的笑容向观众挥手致意,并很快来到观众席为大家签名。面对观众的合影要求,她主动拿过手机与大家自拍留念。王琳洁一家也顺利得到了签名和合影。“郑钦文姐姐打球好霸气,合影好温柔。”7岁的弟弟王梓德说。

  “赛场的氛围太热烈了。”郑钦文表示,“我虽然是一个人在场上拼搏,但我能感受到祖国观众的全力支持。很感谢大家喜欢看我打球,我也希望能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回馈他们。”

  在巴黎奥运会现场,观众的加油助威激励着运动员,运动员的拼搏奋进也帮助观众爱上体育、参与体育。

  女子100米蝶泳决赛,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张雨霏摘得铜牌。颁奖仪式后,看台上的中国观众挥舞国旗,为张雨霏鼓劲。中国观众何女士在英国工作,这次她特地和朋友一起来巴黎观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加油。“输和赢都是比赛的常态,不论奖牌的颜色如何,拼搏的姿态才是激励人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何女士说。

  奥运会期间,何女士还观看了跳水、体操等项目的比赛,她每天都会发朋友圈打卡,记录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闪耀赛场的精彩时刻。她说:“奥运赛场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不仅勇敢超越自己,还在和其他队伍选手的交流互动中展现了风采。我会把这些故事讲给国外的朋友听。”

  

  交流互动,增进友谊

  本报记者  郑  轶  孙龙飞

  走进南巴黎竞技场女排场馆,灯光将看台渲染成各种颜色。当中国女排登场,中国观众使劲挥舞着手中的加油棒,一起为女排姑娘助威。

  来自北京的何永胜、任丽夫妇,购买的座位靠近赛场边,这一片区域聚集了很多中国球迷。大家从不同地方赶来,在观赛过程中,迅速建立起友谊。何永胜专门准备了手摇小红旗和国旗贴纸,分发给周围的观众。大家一起欢呼,一起呐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观众也被他们带动,纷纷加入进来。

  4年一届的奥运会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相聚五环旗下。体育的力量,激发出强烈的情感共鸣。观众席上的友好交流互动,让大家的心越贴越近。

  在法国工作的田先生特意请假来观看中国女排对阵美国女排的小组赛。他的座位旁边是几名美国观众,比赛中,双方都在为自己国家的球队喝彩,也会为对手的出色发挥而赞叹。“奥运会不仅是竞技的较量,更是友谊的桥梁,对于运动员和观众都是如此。”田先生说。

  南巴黎竞技场4号馆,随处可见写着中国体育代表团球员名字的横幅。李哲婧和家人观看了乒乓球混双半决赛和决赛,“我们就坐在中国乒乓球队坐席附近,场上每次得分后,大家一起呐喊,嗓子都喊哑了!”在赛场,她见到不少在网上认识的乒乓球迷,大家在观赛之余也分享来巴黎的旅程,相约一起体验当地的文化风情。

  敞开怀抱,拉近彼此的距离,奥运会的观众们也在观赛过程中增进了解,加深友谊。

  来自浙江宁波的项唯带着一对儿女来感受奥运氛围。抵达巴黎后,他们观看了击剑、马术、羽毛球等多场比赛。“去年杭州亚运会,孩子们在现场被体育的氛围深深触动。这次在异国他乡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加油,有一种特别的荣耀感。”

  在拉德芳斯体育馆,项唯一家见证了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潘展乐夺得男子100米自由泳金牌,并刷新世界纪录。赢得胜利的那一刻,现场的中国观众欢呼雀跃。“在奥运会现场听到国歌响起,我身边的很多人都热泪盈眶。”在项唯看来,奥运会带来的感动比想象的更多。

  

  理性助威,加油鼓劲

  本报记者  于超凡  陈晨曦

  7月30日,巴黎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结束,南巴黎竞技场4号馆渐渐归于平静。中国队球迷张梓铭和伙伴走出了球场,两人各拎着一个纸袋,一袋装的是小国旗和充气棒等助威物品,另一袋里则是他们收集的饮料空瓶。“我们之后还要看女排比赛,这些助威物品我们都收集好,下次分给中国球迷。”张梓铭说,“收集完助威物品后,我们几个人又清理了一遍看台,人走场净。”

  乒乓球、羽毛球等是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传统优势项目,也是中国球迷比较关注的项目。看台上,点点“中国红”汇聚成海洋,朱瑞丰置身于羽毛球赛场,难掩内心的激动。

  朱瑞丰是个体育迷,对体育项目和体育明星如数家珍。他表示:“羽毛球和乒乓球这两个项目在中国都很受欢迎,懂球的人多,所以大家加油鼓劲的节奏也特别好,相信中国体育代表团的球员能从中找到熟悉的感觉。”

  奥运会网球比赛在罗兰·加洛斯球场举行,在巴黎工作的刘宇璇和朋友抢到了女单首轮门票,就是为了给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运动员加油。由于首个比赛日下雨,比赛被推迟到第二日举行,虽然打乱了刘宇璇的观赛计划,但也让她一个下午就看到了4名中国体育代表团球员的比赛。

  “我们准备了加油贴纸,一起大声给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选手助威。”刘宇璇说。网球比赛有着较为严格的观赛礼仪,加油助威要在合适的时间,不能影响到运动员。有了多次观看网球比赛的经验,刘宇璇和朋友们成了中国体育代表团球员的专业啦啦队。“当球员准备发球时,我们默契地保持安静、避免走动,使运动员保持最专注的发球和接发球状态。”刘宇璇说,“当球员得分后,我们也会随着主办方播放的热场音乐,或按照约定好的助威方式,高喊运动员名字一起加油。现场气氛特别热烈。”更让刘宇璇兴奋的是,在他们的助威下,当日参赛的4名中国体育代表团球员全部闯过首轮,她们在赛后也纷纷跟球迷合影,感谢球迷们的支持。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09日 11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