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更多工程师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

发布时间:2024-12-23 07:11:35 来源: sp20241223

  【光明论坛】

  作者:杜俊华(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大学分中心研究员)

  工程师是推动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应引导更多工程师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近日,在“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对全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出殷切期待,“希望全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坚定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理想,勇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锻造精品工程,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为推动新时代工程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是我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跃升的现实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挑战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重大历史契机,更需要培养造就一批高质量的工程师队伍。进入新世纪以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等政策相继启动实施,为加快培养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夯实基础。目前,我国建设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体系,工程师数量从2000年的约521万人,增长到2023年的约2059.2万人,为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支撑高水平建设制造强国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撑。以广大卓越工程师为榜样,高等工程教育当与时俱进,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加快培养能够推动产业发展、适应企业需求的工程师队伍,成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完善成长支撑,培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卓越工程师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向未来,要进一步加大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工程师的社会地位,为他们成才建功创造条件,营造见贤思齐、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创新争先的浓厚氛围。一方面,应推进新工科建设,突出产教融合,聚焦新型工业化任务,布局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专业特色学院,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面向传统制造业领域培养一批数字化转型人才、先进制造技术人才、先进基础工艺人才和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另一方面,面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设计和良性循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加强“个人学术志趣+国家战略需求+产业发展诉求”的技术研发平台建设,鼓励工程技术人才锚定核心技术难题,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技术升级的促进和引领作用。

  搭建创新舞台,鼓励更多工程师在产业实践一线尽展所长。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卓越工程师,关键在于走好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在顶层设计上,创新源头培养机制,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将人才培养对标国家重大产业布局、紧贴行业企业实际,让工程技术人才培育更加贴近产业实践,让研究问题更加符合现实需求,根据具体实践动态更新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专业教学标准,提高人才培养精准度。在渠道建设上,畅通产学研转化途径,以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探索贯穿国家、省、市、高校、企业的一体化工程技术实验创新创造平台,拆除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实现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三级跳。

  健全评价机制,让更多青年工程人才安身安心安业。持续加强新时代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需要下大力气、久久为功。一是推动塑造中国特色创新生态,深化工程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二是持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引导广大青年工程人才厚植优良学风,甘坐“冷板凳”,研究真问题,拿出硬成果。三是帮助青年工程人才更好解决“成长的烦恼”,支持他们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赋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担纲领衔、脱颖而出的机会,让青年科技人才更好安身、安心、安业,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卓越工程师队伍的培育壮大,离不开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社会氛围支撑。未来,我们期待着更多爱党报国、无私奉献、精于技艺、臻于卓越的工程科技人才相继涌现,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壮美篇章!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