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1 23:50:37 来源: sp20241121
四川省宜宾市近期举办“社会保障卡惠民服务季”系列宣传活动,向市民宣传社保卡惠民服务事项,提高群众用卡意识。图为在宜宾市图书馆广场,工作人员向市民介绍电子社保卡专属惠民活动。 兰 锋摄(人民视觉)
江苏省宿迁市将社保卡设为工资卡,实现工资直达工人账户,减少了重复开卡、工资截留、冒领工资等问题。图为工作人员在宿迁市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指挥中心了解工程项目工资专用账户、工资支付“月结月清”等制度的落实情况。 陈少帅摄(人民视觉)
一张社会保障卡,能帮助居民完成哪些事项?可以看病就医,领取就业补贴和社保待遇,在一些地区还能领取奖助学金、用于交通出行、文化旅游……这份民生清单正在不断延长。
社会保障卡是国家民生服务的基础性载体。截至今年1月底,中国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3.8亿,覆盖了97.9%的人口。近年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大力推进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今后,社保卡将在民生服务领域得到更广泛应用,有望实现全国“一卡通”。
应用清单不断扩展
到医院看病、去药店买药——在不少人印象中,这是社保卡最常见的用途。一张小卡片,还能延展哪些服务?
几个月前,国内首家社保卡主题公园在山东省青岛市落成。这里不仅能办理社保卡业务,还能逛、能玩,成为市民文化休闲的去处。从社保政策咨询,为有需求的持卡人提供退休帮办、协助办理养老待遇资格认证、申领电子退休证等服务,到基于社保卡金融账户的美食餐饮、文旅消费等优惠促销活动,主题公园打开关于社保卡的想象空间。
“作为日常生活的常用卡,社保卡的功能用途多一些,使用频次会更高,生活也能更便捷。”“老年卡、交通卡、借阅证、公园年卡……如果可以五卡六卡合一,用户体验会更好。”采访中,一些居民提出期待。
实际上,社保卡的应用场景正日益丰富起来。人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人社领域基本实现“全业务用卡”,就业补贴和社保待遇普遍通过社保卡发放。越来越多地区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纳入社保卡发放,四川等地还将发放范围进一步扩展至奖助学金、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农业保险赔款等。“各地积极拓展政务服务、交通出行、文化旅游、就医购药等民生服务领域‘一卡通’应用,为群众提供了全方位的便民服务。”人社部信息中心主任宋京燕说。
今年1月,人社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的通知》,明确要求在全国范围深化人社领域“一卡通”,实现更多民生服务领域“一卡通”,全面提升社保卡便民服务水平和资金监管能力,推进跨业务、跨地区、跨部门系统互通、数据共享和服务融合。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鲁全说,社保卡覆盖人群广,同时,从参加社会保险到关系转移接续、从劳动到退休,社保卡贯穿居民的全生命周期,这让它具备了拓展到其他民生服务领域的可能性。“以社会保障制度为基础,叠加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使社保卡有条件‘联通’更多民生服务,为居民生活创造便利。”鲁全说。
区域“一卡通”成效初显
周末一大早,到医院挂号、就诊,缴费时直接结算,来自湖北的江阿姨第一次体会到用社保卡异地就医的便利。“年前孩子给办了异地就医备案,老家的社保卡就能用,再也不用担心报销难了。”江阿姨说,小小的变化,让自己在北京待得更舒心了。
据介绍,目前社保卡已全面支持跨省领取养老金、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服务。2023年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29亿人次,减少参保群众垫付1536.74亿元。
一张社保卡,可以“通”所在省份、“通”区域、“通”全国,这是许多持卡者的期待,也是政策的推进目标。
3月14日,北京西城区一处银行营业点,市民张女士刚领取了崭新的北京市第三代社保卡,卡面显示着“北京民生一卡通”字样。“以后用这一张卡就可以坐公交、逛公园、进图书馆,还能在京津冀通用,太好了。”张女士说。
2023年12月,京津冀三地联合签署《京津冀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京津冀“一卡通”建设,加快实现三地社保卡跨省通用、一卡多用、线上线下场景融合发展。
据了解,在原有就医购药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北京市第三代社保卡增加社保服务、交通出行、公园年票、金融服务等功能。北京市人社局大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换发三代社保卡、京津冀社保卡通用共享一体推进,多部门协作,重点打通市政交通、文化体验、旅游观光等领域的应用,目前已经完成三地出行生活重点方面的场景服务拓展。
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行动。区域协调、部门协同、部省协作,社保卡区域“一卡通”成效初步显现。人社部信息显示,长三角地区已经实现“一卡通”统一办理事项52个;川渝地区已开通23项“一卡通”服务,并共建两地城市书房;海南、广东联合发行“广东爱海南旅游年卡”,探索广东省社保卡在文化旅游领域的跨省应用。
“区域‘一卡通’”促进了各地基本公共服务政策协同,有力保障了人员流动时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宋京燕说。
未来有望全国“一卡通”
小小“社保卡”装进“大民生”。社保卡凭借良好的开放性和集成能力,在就业、社保、政务服务等方面多点开花,与此同时,电子社保卡则进一步发挥了线上线下全面贯通的优势。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全国9.7亿人领用了电子社保卡,2023年提供服务151亿人次。记者登录发现,通过电子社保卡,既能进行社保查询、缴费,也可以享受就业在线、失业登记、待遇申领等人社领域服务,还可以办理个人养老金相关业务。此外,电子社保卡开通全国“一卡通”服务专区,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对接。
《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的通知》还明确提出,夯实实体和电子社保卡集成应用。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支撑能力,加快推动“多卡集成”“多码融合”,支持以实体社保卡为载体加载各类民生服务卡功能,以电子社保卡为载体提供省、市“一码通”服务,与政务服务码、其他行业码互通互认。探索推进社保卡加载数字人民币。在多位专家看来,电子社保卡这一“网卡”,使得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拥有了线上线下扎根生长、纵横联动的更多可能。
人社部也已明确相关工作时间表:到2027年,社保卡在民生服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一卡通”服务管理体系成熟完备,全国“一卡通”基本实现。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社保经办研究室副研究员李常印认为,社保卡全国“一卡通”,背后是各地方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需要后台数据系统进一步链接打通。另一方面,还要持续提升社保卡的吸引力,让老百姓真正用得上、用得好。社保卡也应进一步做好适老化服务,尤其目前老年人仍是实体社保卡的高频使用者,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让老年人在办理养老金申领等事项时操作更方便,体验感更佳。
全国“一卡通”将是啥体验?鲁全认为,社保卡全国“一卡通”,一是通地域,意味着基于社保卡的核心业务在全国范围内都能使用;二是通领域,以政府作为责任主体的基本民生服务有望通过社保卡来实现。此外,社保卡还可以叠加金融等其他功能,让居民的“卡包”更薄更轻便。
专家表示,随着社会保障统筹层次提高,社保卡“一卡通”将发挥更大作用。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