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6:11:42 来源: sp20241122
近日,一辆氢能观光车在西安街头出现,吸引了往来行人好奇的目光。“该车所搭载的氢能源动力系统处于示范应用阶段,将为我们后续开展产业化应用积累实践经验。”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西安一九零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成永红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其企业在氢能存储和应用领域已成功突破技术瓶颈。
同期,西安理工大学教授张延超的航空密封件创业项目,也展现出火箭般的发展速度:2023年2月注册成立西安航空高端密封技术有限公司,当年7月签下第一笔订单,11月一期生产线落成。
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的涌现,离不开陕西省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积极探索。
2022年3月,陕西省科技厅、发展改革委、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计厅六部门联合制定了《陕西省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经验实施方案》。该方案大力推广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有效破解“不敢转”“不愿转”“缺钱转”的难题,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解开“细绳子” 打通全链条
7月11日,果蔬激光打标机、全天候阔叶作物三维扫描仪、高纯度氘代分子合成平台等5个项目轮番登场,在投资机构代表的“注视”下,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5支创业团队进行了路演展示。
在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像这样聚焦“三项改革”促科技成果转化的专题路演,仅今年就已举办了20多场。陕西通过“每周发布”+“月度专场”等形式,构建起“1+N”线上线下常态化路演机制,至今已累计推介6414个项目,成功融资超过48亿元。
早在2021年,陕西就针对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首先在西北工业大学等5所高校,开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的试点工作。2022年,这一试点扩展至陕西省属综合类、理工类高等院校。2023年,《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正式发布,标志着“三项改革”上升为地方性法规的重要内容。
西安理工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游才印介绍:“我们和秦创原一起经历了从概念验证、技术评估,到作价入股、成立公司等所有环节。这为我们探索‘投资+孵化’的新型成果转化模式,试行高校股权‘技术托管’蹚出了新路子。”
陕西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处处长马云认为,西安理工大学将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以现金出资方式,入股张延超教授团队创办的科技型企业,为科研人员参与市场活动提供了资金支持。
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解决“不敢转”的问题;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解决“不愿转”的问题;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解决“缺钱转”的问题。陕西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程宁博评价道:“‘三项改革’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痛点堵点,真正从操作层面破除了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
除了用制度创新解开束缚科技创新的“细绳子”,陕西还构建起了“挖掘—落地—服务—展示—打榜”全链条推进机制,助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加速落地转化。
陕西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一大批科技企业拔节生长。2023年,陕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达到23940家、16754家。
改革提质扩面 成果落地生“金”
“好消息,项目马上上会!我们正在快速推进建设陕西省首个人工智能无损检测共性技术平台,估计会在10月份全部落成。公司业绩今年会有大幅提升,估计是去年的3倍。”西安数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合科技)董事长杨涛对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两年前,这家专注于为火箭做“体检”的初创企业,引入了新的合伙人——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出让1%的股权,数合科技换取了秦创原提供的科创服务,成为陕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脱胎于西北工业大学杨涛副教授团队的数合科技,享受到了场地免租、奖补、融资对接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企业发展进入加速期。
在率先承担“三项改革”任务的西北工业大学,还有很多“杨涛”都迈出了创业第一步。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西北工业大学实现成果转化收益近20亿元,为地方贡献税收4.25亿元。
陕西金信天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米天健介绍,在西咸新区“先使用后付费”政策的引导下,公司与西安理工大学开展了专利转让合作,“我们的研发效率整体提升了30%,相关科技成果已转化落地”。目前,公司已建成10余条生产线,相关产品将有力推动我国航空发动机、航天引擎、飞控液压等先进流体动力零部件的研发和升级。
记者了解到,陕西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连续两年增速超过30%、突破4000亿元。2023年,陕西高校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16.66亿元,增幅同比翻了一番;高校专利转让总数7559件,同比增长近半。
要让更多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需要解决更多操作层面的难题。2023年2月,针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交易定价难等问题,陕西省印发《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十条措施(试行)》,进一步推动实现“转得更好、转得更快、转得更多、转得更安全”。
“用市场为成果定价,让双方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良性关系。”马云表示,先使用后付费、权益让渡、先投后股、延期支付等举措,在逐步解开科研人员束缚的同时,也给企业吃下“定心丸”。
今年以来,陕西省持续完善一系列政策,加快建设一批高能级的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以“概念验证+中试基地”双支撑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从延伸拓展评审范围、增设技术转移转化岗位、建立晋升绿色通道等8个方面加快推动技术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建设,纵深推进“三项改革”提质扩面。
截至目前,陕西省“三项改革”试点单位扩大至156家,8.9万项成果实施单列管理,2.3万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研人员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企业1395家。
6月底,氢能、智能网联等首批6个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启动,正式开启了该省“百亿提升、千亿跨越、万亿壮大”的产业集群发展之路。“我们要建好用好秦创原,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最优生态,以‘三项改革’为点火器,持续放大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效能,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陕西新篇、争当西部示范。”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陕西省科技厅厅长姜建春表示。
(责编:罗知之、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