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11:06:34 来源: sp20241123
今年,我26岁,参加工作第一年,正式加入随份子钱的队伍。
8月初,我收到了一份婚礼邀约,来自中学同学。她和男友经过10年的爱情长跑最终走进婚姻,作为他们童话般校园爱情的见证人之一,我满口答应。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收到来自同龄人的请帖,在对婚礼充满期待的同时,又不知道该给多少份子钱合适。
去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职场人在当年国庆期间给出的份子钱人均达2369元,有33.6%的受访者表示假期给出了1000-3000元的份子钱。
我咨询了母亲,她说:“通常1000元,关系好2000元,特别好的5000元也是有的。”我倒吸一口凉气,5000元几乎是刚刚工作的我付完房租之后全部的工资盈余。出于对现实生活的考虑,我和其他同学相约,“我们几个人数额最好一样”,查阅了社交平台,咨询亲朋好友的经验,最终商量着“随”了1000元的份子钱。
怕礼金给轻了,凸显不了朋友在我心里的重要性;礼金给重了,我的生活难以为继。进入9月,我的担心只剩下了后面一种——只要婚礼数量多,工资总会用完的。
国庆节前,我收到了4份来自大学同学的请帖。毕业后,大家散落在天南海北,婚礼举行地也各不相同,大多数朋友会贴心安排好住宿,但是我查了查交通费,最少要1000多元,加上礼金,我意识到自己负担不起赴约任何一场在国庆期间举办的婚礼,只能“人不到礼到”。
与此同时,社交平台上出现热搜词条——“建议老板把10月的工资直接打给结婚的朋友”,发现不少和我面临着同样压力的网友,有人表示“10月还是别发工资了,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一个国庆8张请帖,每个随1000元,整个国庆假期已没有快乐可言”……
今年国庆假期间结婚的人好像分外多。但其实,每个国庆长假,都有婚礼“扎堆儿”的现象。“一年里适合结婚的好日子就那么几个,又要选大家都有时间来参加的日子,范围很小。”这位今年结婚的朋友告诉我,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回家乡办婚礼,不仅要宾客有时间参加,还要新人有时间筹备,长假几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年轻人计算份子钱,不仅要合情谊,也要合风俗。各地风俗不同,份子钱的标准也各不相同。在和南方一些地区的朋友交流时,他们表示,如果在当地农村摆流水席,大家的礼金不会超过100元。而在我的家乡,不论城乡,1000元是一个常见的数字,婚礼也并非摆上一天的流水席,大家会选择酒店,邀请亲朋好友共同见证婚礼。
没有一套标准的公式将人情“数量化”,明明白白地告诉年轻人该如何处理份子钱中的人情世故,一旦处理不好,不仅会失去一份友情,甚至会被挂上社交平台。
我的朋友小梦最近只要在平台上刷到伴娘和新娘关于礼金和伴手礼有矛盾的帖子就会焦虑,她生怕帖子的主人公是自己。前不久,小梦收到同事的伴娘邀请,她爽快地答应了;随礼时,也按照同事的标准随了500元。但是当小梦回到家,拆开新娘给她的伴手礼后,瞬间坐立不安,那是一套价值3000多元的化妆品礼盒,与之相比,她觉得自己给的礼金实在是“拿不出手”。小梦甚至有些害怕假期结束后与新娘再见面。她又精心挑选了一份礼物,打算开工后送给新娘,以作弥补,但是仍在担心这份“过少”的礼金已经给新娘带来了不好的印象。份子钱本应该是祝福的心意,但“数字化”、“金钱化”后的礼金却把心意放在天平的两边,有了比较,分了高低。
而这种“不对等”,似乎也出现在“礼尚往来”的过程中。这个国庆假期不仅是我,我的母亲也收到了四五份请帖,几乎都是父母为儿女办婚事。但有一份该给多少礼金却让她犯了难,按照“还礼”的说法,母亲在10多年前欠对方300元礼金,这是当时的“标准价”。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礼金的标准也水涨船高,300元拿不出手了。这些时空中逐渐不对等的数额,驱使人们计算着下次该用什么样的理由收回那些多付的礼金。于是现在,满月酒要办、成人礼要办、升学宴要办、订婚宴要办,还有人发明出了“半成人礼”——孩子在12岁从童年过渡到少年阶段时,也要宴请宾客。一位独身主义的朋友曾开玩笑说:“我不结婚,但要大过30岁的生日,把给出去的礼金都讨回来。”
这个假期,我在社交平台上见识了丰富的婚礼形式,有复古风、迪士尼风、摇滚风……婚礼的场地也从酒店宴会厅拓展到各类空间。有年轻人表示自己希望办一场简单真诚的婚礼,核心就是要人少。但父母当下就表示反对:“我这么多年送出去的份子钱怎么收回来?”以此为目的的婚礼好像变成了一场追要份子钱的“大秀”。对此,一位朋友吐槽说:“无法接受我的婚礼现场是我爸的社交秀场。”
为了满足父母的要求,有的年轻人选择办两场婚礼,一场办给父母,一场办给自己,也有人本来想简单办,但算着给出去的礼金,该邀请的人越来越多,只好更换场地,周而复始地继续“被份子钱裹挟的婚礼”。
除了线下办宴会“讨份子”。在社交平台上,年轻人花式“讨要份子钱”的帖子总会引来网友的关注和讨论,有人出谋划策,有人说“给出去的礼金就当做慈善了”“情义无价,计较这么多”,但大家默认的说法是,要打开天窗说亮话,就要抱着失去这个朋友的风险。网友张明发帖称,自己一年前自费买机票去同学的家乡参加婚礼,并随了6000元礼金,但今年自己办婚礼时,对方只还了1000元,张明看到时难过地掉了眼泪,“感觉我很看重的友情被践踏了”。对于打工人来讲,挣来的每一分钱都不容易,但更是想争口气,要个说法,“在你心里是否把我放在同样的感情天平上”。
张明最后选择挑明了说:“我给你6000元,收到你的1000元有点难过。”对方表示自己的礼金簿由父母整理,没有注意,随后补上了剩余的5000元,张明打开了心结“自认友情还在,钱也没有损失”。
但在张明帖子下的1800多条回复里,多的是讨回礼金却绝交的故事,“小的时候看到礼金台前放着点钞机就觉得很难受,本以为我们这代人长大后会更随心,结果还是一样,彼此惦记着,算计着。”
大学毕业时,我们宿舍作了一个约定,竞猜谁第一个结婚,猜对的人只需要付礼金520元,猜错的人要在此基础上一起集资再随1314元。4年前,我们在这份竞猜协议上印上6个人的指印,相约一定按协议办事。4年后,也就是今年国庆节,宿舍里的第一个人结婚了,遗憾的是我们都没有能够出席她的婚礼,懂了人情世故后的我们都觉得520元拿不出手,相约着随了1000元,而结婚的室友婉拒了我们的礼金。
对于我而言,“份子钱”更多的是甜蜜的压力。与付出金钱相比更糟糕的是,我心里认定的朋友在婚礼时没有邀请我。“份子钱”仿佛一个透明的屏障,隔在关系之间。其中的人情世故同样让新人为难,我曾经刷到过这样一条朋友圈,一名男生分享了自己的电子请帖,配文“没有私发给您不是我把您忘了,也不是交情浅,是怕给您压力,让您多想,如果您当天能捧场,我万分欢迎。收到请帖却无法到场的朋友,您的心意对于我来说就已经足够。”
新人办婚礼需要成本,酒席、住宿、场地布置等价格高昂,付份子钱支持新人的婚礼是到场宾客的心意。皇帝朱元璋认为份子钱是一种邻保相助的精神,他把“凡我同里之人,各遵守立法……其婚姻丧葬有乏,随力相助。”写进了“乡饮酒礼”的制度里,意思就是如果哪一家要娶妻生子了,那么乡亲们就要合力帮助一把,日后自家有红白喜事时,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在《红楼梦》里,也有关于份子钱的描述:“若干人均摊等份额的钱办同一件事,老太太出主意凑份子给凤姐过生日。”慢慢地这个规定就变成了今天的“随份子”,份子钱的习俗源自明清,但变成现在左右计算的“人情债”是近百年发生的事情。直到清末,随份子才变成不可缺少的婚庆礼节,家家户户会准备一本礼簿,记载收到的份子钱,之后每逢收到请帖,就要按照账目中的数字出份子。
我的外婆回忆道,在她年轻的时候,大家的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她结婚时亲妹妹送来三尺红布,要好的朋友送来半斤红糖。直到20世纪70年代,大家才开始送礼金,其标准也不过几块钱。而如今,城市里的份子钱早已涨了数百倍,甚至成为双方的压力和衡量情谊轻重的标准,失去了它原本该有的意义,变成彼此间的隔阂。
希望未来能轻松、愉悦、不掺计算地在现场送上祝福。受邀方不用担心吃酒席导致“吃土”,邀请方也不用记着收多少,下次给多少。人与人的交往不再沾染交易,情谊能到,皆大欢喜。
(文中小梦、张明为化名)
王雪儿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宋宇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