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09:02:47 来源: sp20241130
又一次北京之约,又一次宾朋满座。万众瞩目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2023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向了新高潮。
90多国、130多国、140多国……最后定格于151国,在论坛启幕前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与会国家数量仍在不断攀升;从283项到458项,从640多亿美元到972亿美元,无论是论坛期间形成的成果总数还是企业家大会上达成的协议金额,都较上一届出现了显著增长。对这一串串“令人印象深刻的数据”,国际舆论如是评论:论坛的规模和成果都“超出了外界预期”,彰显出中国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
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超出预期的不仅是此次论坛的规模和成果,更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壮大之路。俄罗斯总统普京坦言,10年前很难想见具有如此全球性规模的大手笔项目能够成功,但我们的中国朋友做到了。新加坡学者马凯硕感慨:“现在回想起来,非常了不起的是,10年前中国就提出了有关世界需要什么的倡议,那就是必须把人类团结在一起。”
中国为什么行?“一带一路”为什么能够成功?习近平主席在论坛欢迎宴会上讲的一句话道明答案:“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
追求发展、崇尚共赢、传递希望,这是共建“一带一路”十年取得辉煌成就的密码,更是国际社会对它的下一个金色十年倍加期待的理由。
追求发展的“一带一路”
这是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附近拍摄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景观布置(2023年10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今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提出这一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在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首先阐明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心。
回到中国倡议的诞生时刻,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一初心。
彼时的世界,仍深受国际金融危机后遗症的困扰,经济全球化受阻,发展与合作动能不足,发达国家在寻找避免“大停滞”、实现“再发展”的新办法,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在探求摆脱贫困、走向繁荣的新路径。
彼时的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开启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也正以坚实步伐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新形势下推动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重大决策,也是新时代中国为世界贡献的破解发展难题的新方案。
从亚欧大陆到非洲和拉美,一个个天堑变通途、“陆锁国”变“陆联国”、发展洼地变繁荣高地的合作故事,改变着世界的发展面貌。资源要素的配置优化了,经济运行的效率提高了,自主发展的能力增强了;发展中国家获得了越来越多接入世界市场的机会,世界贸易和投资再度活跃起来,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
这是2023年9月30日在印度尼西亚普哇加达拍摄的一列行驶中的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不忘初心,劈波斩浪,砥砺前行。
面对突如其来的世纪疫情、愈发严峻的气候危机、日益澎湃的新工业革命浪潮,“一带一路”展现出因势而谋、应势而变的“非凡适应性”。从起步探索到稳步推进,健康、绿色、创新、数字丝绸之路等新领域合作如今已是一派生机蓬勃。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邮报》在一篇题为《十年进展:“一带一路”带来的全球性变革》的文章中写道,“一带一路”倡议是一股坚定而又敏捷的力量,反映了它所接触的世界不断变化的情况。
今日世界,面对的是一份新旧挑战叠加的“问题单”:一面是全球经济复苏道阻且长的老问题;一面是发展议题不断被政治化、边缘化,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进度被各种危机拖累等新情况。在这样的艰难时刻,“一带一路”高举发展合作大旗,为提振全球发展事业注入澎湃动力。
这是2023年10月17日拍摄的“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签约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从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各方形成的458项成果里,从中方宣布的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中,世界看到了共建“一带一路”的丰富面向和广阔前景,看到了发展的新机遇、合作的新方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论坛取得的成果,对处于困境中的全球经济是“难得的好消息”。
有观察家敏锐发现,八项行动中“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的表述较以往多了“立体”二字,认为这表明设施联通正呈现陆、海、天、网、冰“五位一体”立体化布局全面推进的态势。有媒体特别关注到“发起绿色发展投融资合作伙伴关系”的多边合作成果,指出这将帮助发展中国家找到具有社会包容性和气候适应性的增长道路。也有学者作出这样的判断:共建“一带一路”正从修建学校、公路、桥梁、高铁等基础设施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1.0版,进入到聚焦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产业链供应链、规则标准管理的2.0版。
从金秋北京开始新的出发,一幅发展合作的斑斓画卷已然铺展眼前。
2022年5月19日,在哈萨克斯坦南部中哈边境地区的“霍尔果斯-东大门”无水港内,龙门吊正在工作。新华社发(奥斯帕诺夫摄)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说,未来3年,将新建1300公里铁路并建设新的无水港,这些都是哈方大型经济建设项目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生动写照。
这是位于巴基斯坦西南部的瓜达尔港(2018年1月29日摄)。新华社发(艾哈迈德·卡迈勒摄)
巴基斯坦总理卡卡尔介绍,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一部分,瓜达尔港的一座重要机场将很快落成;巴中两国还在合作建设产业园区,一些清洁能源项目也将在未来四五年内建成。
肯尼亚总统鲁托透露,肯尼亚和中国签署了涵盖信息通信技术和工程等一系列领域的商业协议,这些协议“表明投资者对富有远见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有坚定的信心”。
埃及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穆斯塔法·穆罕默德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未来则有着更具象的畅想。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埃及人将乘坐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的轻轨从开罗老城区前往新行政首都上班,由此开始美好的新一天。
这是2023年9月11日在埃及开罗以东拍摄的建设中的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新华社发(艾哈迈德·戈马摄)
崇尚共赢的“一带一路”
云南大学研究团队利用2012年至2021年的卫星图像分析东南亚11个国家灯光分布和移动趋势后得出结论: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的灯光亮度都迅速增强,最昏暗地区的灯光集中区扩大了近50倍。灯光集中度被视为衡量经济发展程度的可靠指标之一。研究团队认为,这一变化既得益于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努力,也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
东南亚所有国家都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夜灯璀璨的东南亚是共建“一带一路”崇尚共赢的例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溢出效应的缩影。
“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提出携手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的宏伟愿景,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明确了努力方向。
长期起来,西方主导了人类的现代化进程,但这并未带来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有统计显示,二战后,约200个发展中经济体中,只有少数几个从低收入水平进入高收入水平。当广大发展中国家苦苦求索“路在何方”,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建“一带一路”让它们看到了新的选择、新的可能。
通过建立并深化合作伙伴关系,“一带一路”将中国式现代化同各国现代化进程联结起来,在发展战略对接、发展优势互补、发展经验分享中共同推进世界现代化事业。在《加纳时报》看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助力全球南方国家解决能源、交通运输、农业和信息通信技术等各个行业的结构性缺陷,推动经济转型并打造强劲的经济,让变革之风吹遍了非洲大陆。亚洲世纪菲律宾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安娜·马林多格-黄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称为一项“涵盖不同大洲的协作性努力”,认为它正给过去数个世纪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被忽略的地区带来巨大好处,并重塑世界的经济和政治格局。
这是2019年4月8日在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拍摄的马普托大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宇 摄
毫无疑问,世界现代化事业正开启一个新时代,共建“一带一路”为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打开机遇之门、繁荣之门。这既建基于强大的基建能力、完备的工业体系、庞大的经济体量等“中国实力”之上,更源自于“天下一家”“世界大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中国胸怀”。
“经济发展快一些的国家,要拉一把暂时走在后面的伙伴。只要大家把彼此视为朋友和伙伴,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成就,赠人玫瑰则手有余香,成就别人也是帮助自己。”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的这番诚挚话语打动了现场所有人。
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对“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成就”有着深切体悟。“在同中方打交道时,我始终能感受到对阿方的极大尊重,这是我决定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重要原因。”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就如同“赠人玫瑰”,这一倡议致力于推动各方之间的合作,促进全人类的共同繁荣。
“为什么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念是很正确的?”匈牙利央行行长马托尔奇·久尔吉在论坛上提出这一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解答:“首先它是公平公正的。对于全球150多个国家来说,都能够从中获益,所以,这确实不仅是双赢,还是赢赢赢赢赢的合作局面。”
今日世界,当我赢你输、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再度沉渣泛起,为世界带来分裂和对抗的风险,共建“一带一路”所展现的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愈发凸显出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越来越多国家更紧密地拥抱“一带一路”,共同唱响“一带一路”的“大合唱”,这恰恰证明,团结合作、互利共赢才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传递希望的“一带一路”
共建“一带一路”,是发展的故事,也是文明的故事;承载着世界各国共同实现现代化的宏愿,也传递着人类大家庭克服偏见、超越差异、携手创造美好未来的新希望。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这一希望的图景被愈发清晰地勾勒出来。
它是开幕式现场为每一位领导人的真知灼见响起的热烈掌声,是欢迎宴会上向共建“一带一路”所有的参与者、建设者的真诚致敬;
它是回荡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的中外名曲的缤纷交响,是驻足于中国工艺美术馆《四海腾欢》展厅对非遗之美的静心感悟;
它是智利总统博里奇登上长城后对伟大中华文明的由衷赞叹,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小伙杰弗里·罗伊在民心相通专题论坛上对与中国“乒乓情缘”的倾心讲述;
它还是举办“良渚论坛”的倡议,是“丝路心相通”行动,是活跃的智库交流,是更多的留学机会;
……
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民心相通专题论坛。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古丝绸之路被认为是人类建构世界秩序的一次伟大尝试,它以驼队和善意、宝船和友谊在广袤的大陆和大洋之上缔造了和平,创造了富足。如今,自历史深处走来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不但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也为21世纪的人类如何建设和平和睦和谐的地球家园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迪。
“当今世界尤其需要和谐,不然就会产生更多冲突、更多紧张局势。而‘一带一路’倡议在和谐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塞尔维亚前总统塔迪奇看来,“中国就是希望”,有机会在全球通过推动建设和谐的国际关系,为人类创造更多机遇。
不同文化文明如何相处是人类社会的永恒命题,共建“一带一路”给出了“和而不同”的答案。阿根廷学者塞瓦斯蒂安·舒尔茨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拥有不同文明、民族、宗教的国家一视同仁,大家以平等姿态在这一框架下展开对话和合作。“这一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高度契合,都指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最终目标。”
我们相信,当世界各国被共建“一带一路”这项追求发展、崇尚共赢、传递希望的伟大事业越来越紧密地团结起来,当这项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人类将在这样的共同努力中创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文字记者:郝薇薇 吴宝澍 李德欣 丁静
海报设计:曾学真
编辑:马震 耿学鹏 黄兴伟 凌朔 董龙江 赵卓昀 刘赞 何梦舒 张涛 华义 陈与唐得 鲍菲菲 马宁 任正来 王浩程 邬金夫
统筹:何雨欣 黄小希
(责编:赵光霞、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