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8:07:22 来源: sp20241221
“多亏了南林大的专家,我家的竹笋产量增长了3倍,年收入能有30多万元嘞!”前不久,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高山村村民金孝方的一番话道出了当地农户的心声。多年来,南林大专家扎根黔北山区,下“竹”功夫,做“竹”文章,让当地百姓在绿山包里“鼓腰包”。
今年4月,南京林业大学林下经济研究院落户桐梓县。这是该校以科技助力黔北山区竹产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一大举措。
实际上,南京林业大学与贵州结缘已久。早在2005年,南林大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实施点就布局在贵州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赤水市。此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十三五”国家重大专项项目相继落户黔北国家级贫困县正安县和桐梓县。
来到黔北山区,南林大专家开出一张张精准“药方”,《赤水市竹产业发展规划》《桐梓县100万亩方竹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方竹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等相继出炉,助力当地竹产业快速发展。
2017年,南林大分别与正安、桐梓两县签订了方竹开发利用研发项目协议,实行“公司+贫困户+科技”模式,在方竹新品种、竹林培育、竹产品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人才培养与实践等方面,校地携手共同推进,分别建立50万亩、100万亩方竹新品种及良种繁育基地,打造现代育竹科技示范园,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最终实现生态环境优美,竹产业链“优质、高产、高效”美好愿景。
“每年南林大的教授都会教我怎么育苗、怎么留笋、怎么砍竹子,这让我有底气承包了400亩林地。”金孝方说。
仅在桐梓县,像金孝方这样得到专家手把手指导的种植大户就有180余家。据了解,南林大竹类研究所教授丁雨龙带领团队组成“农技拜年专家团”,每年要往返桐梓、正安等方竹资源丰富的县10多次。
如何调动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专家团在各个乡都建起了示范林。农户们亲眼看到专家种的竹子不仅产笋期缩短了,产量也有大幅提升。“原来种竹子这么来钱!”山里的农户们竖起大拇指,纷纷种下了致富林。
竹笋产量上去了,还要增加附加值,打造竹笋产业链是关键。南林大专家团给当地支招: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鼓励农民以土地资源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竹林,龙头企业投资造林并统购统销全县方竹笋,企业赚钱了,再投资基础建设。
不仅百姓要富起来,乡村也要美起来。黔北地处高原,南林大专家团结合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创新构建“上阔下竹复合系统”,治理石漠化地貌,指导当地百姓在石漠化或潜在石漠化山林上新造竹林。桐梓县2016年至2020年新造方竹林58万亩(含潜在石漠化面积16万亩),现有方竹林每年涵养水源2.84亿立方米,年固碳量可达84.88万吨,潜在的碳汇估值能达到每年4500万元,极大降低了水土流失量,保护了生态环境。
“南林大鼓励专家不断推动科技成果与绿色产业发展精准对接,探索出一条‘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科技帮扶模式,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上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南林大党委书记赵茂程说。
(记者 苏雁 通讯员 谌红桃 农春仕)
(责编:李昉、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