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约,乌镇准备好了

发布时间:2025-01-10 10:35:23 来源: sp20250110

十年之约,心向“网”之。

“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11月8日,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启幕,全球互联网将再次进入“乌镇时间”。

今年是乌镇峰会办会第十年。2014年11月,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习近平主席在贺词中掷地有声地宣告: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携手努力,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则,深化国际合作,尊重网络主权,维护网络安全,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十年回首,我们相约的初衷言犹在耳,我们对约定的践行久久为功。

下一个十年,我们仍将坚定赴约、继“网”开来,进一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

乌镇峰会即将启幕,全球互联网将再次进入“乌镇时间” 记者 李震宇 俞碧寅 摄

定约:呼唤一个更好的网络空间

当信息时代、数字社会的历史窗口期到来,人类文明宛如穿上了七里神靴,大步迈进。

一方面,互联网全面融入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数字领域的混乱也强化了破坏性力量,给世界各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带来新挑战。

面对互联网的重要性及其日益凸显的问题,我们如何正确看待,又该采取什么措施?中国提出:各国人民在网络空间休戚与共、利益攸关,国际社会应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造福人类。

十年来,作为提供契机讨论互联网发展和治理的平台,乌镇峰会得到了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十年沉淀,乌镇从江南水乡蝶变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互联网小镇” 图源:世界互联网大会官微

2014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召开。全球各界知名人士云集,小镇星光璀璨。

参会的爱尔兰前总理伯蒂·艾亨表示,如何更好地适应新技术和互联网带来的改变,是各国政商领导人都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需要互相分享问题的解决办法,使互联网的发展成果让全人类共享。”

美国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主任詹姆斯·安德鲁·里维斯认为,乌镇峰会很有必要,中国有能力扮演好治理互联网的角色。

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中国区司长、新加坡驻上海总领事馆信息产业处领事庄庆维期待在系统、数据、流程等各方面与中国有更多合作,“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关系将会更加亲密。”

2015年,习近平主席亲临乌镇发表重要讲话,创造性提出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顺应数字世界发展大势,回应网络空间风险挑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彼时的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表示,非常认同习主席的主张,应该建立“网络空间治理的世界性标准”。

联合国副秘书长吴红波认为,习近平主席提了许多当下国际社会在讨论的问题,“中国在互联网治理方面,坚持原则,是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

英国ARM公司公共事务副总裁史蒂芬·派特森说,互联网是全世界的,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可以惠及世界各国人民,“我们非常支持。”

……

回首十年,乌镇峰会为国际网络空间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在网络空间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合理、开放包容、安全稳定、富有生机活力的网络空间持续努力,并以各种形式和成果彰显中国方案对全球互联网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已然成为世界互联网发展与治理交流对话的重要平台。

守约:为宏大愿景“添砖加瓦”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2014年,中国首次向世界发出“乌镇之约”,应者云集。

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千多名政要、互联网精英、学者齐聚江南水乡,在桨声欸乃间坐而论道。尖锐观点的交锋、前沿思想的火花不断激荡起数字文明的风潮,将宏大愿景转化为具体筹谋。

十年间,“老朋友”来了又来,“新面孔”也接踵而至,互联网人开始习惯这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相聚。

到2022年,线上线下参会的嘉宾已超过2100位,几乎翻倍的数字传递出清晰共识和殷殷期待:这个开放、包容、和谐的交流平台,将不断凝聚全球智慧,推动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

时代有期盼,中国有回应,这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作为。面对世纪疫情、地缘冲突、单边主义等重重挑战,乌镇峰会从未停下脚步,而是坚定朝着“越办越好”的方向扎实迈进。

守住这份约定,需要的不仅是决心和勇气,还有强大的执行力。于是,从前车、马、邮件都慢的乌镇,飞了起来——一座座智慧化的新场馆拔地而起,5G信号深度覆盖会场区域,“乌镇之光”算力水平进入全球前十……

“乌镇之光”超算中心图源:世界互联网大会官微

抽丝剥茧去看,这种速度的递进感早已经深入办会肌理。十年斗转星移,网络空间波云诡谲,话题从网络安全、金融监管切换到数据治理、人工智能,乌镇却总能稳稳站在时代风口浪尖,把脉前沿业态、引领发展潮流。

短短数天相聚,从清晨到深夜,几十场论坛密集召开,无数崭新的概念在切磋和探讨中喷薄而出。每过一年,这些概念总能生根发芽,让参与者生出无限感叹,“乌镇距离未来很近,甚至触手可及。”

技术总要在应用中成熟,乌镇干脆让自己成为优质的“试验田”,数字经济相关的企业数从最初的12家跃升至1000余家,一大批新技术、新应用、新突破从愿景走向现实。生活在这里的人早已懂得,任何一种美好未来的可能性都值得去拥抱。

理念润物无声,却带来了更大范围生产、生活和治理模式的重塑。峰会十年,有声有色,与之唱和的,是数字浙江的强劲动能。

通过深入实施“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数字化改革、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等重大改革,浙江开拓了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创造了便民利民惠民新成果,厚植出清朗网络空间的新生态。大批人才齐聚浙江,推动这数字产业不断往“高”攀升、向“新”进军、以“融”提效,为这片创新热土持续注入新动力。

累累硕果,是守信然诺的回报,也是奋楫笃行的动力。十年间,乌镇峰会用更大的承载能力、更强的办会实力、更丰富的实践样本,让世界看见中国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诚意和决心。

履约:下一个十年 共赴新未来

眨眼一瞬间,泛舟已十年。

白露轻霜,在水一方。静谧的乌镇水,满是历史的波纹。

这十年,互联网世界在飞速变革,个体命运与时代交错,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了“栉风沐雨”四个字,实在妥当。

十年一轮回,众人正好坐下来,复盘得失,总结经验,继“网”开来。

每届乌镇峰会,最热闹的是大小论坛,大家恨不得一天跑十场;议事席越来越长,话题也越发精彩,有参会者感叹:平日里欢声笑语,尽显性情,会上大家各有千秋,唇枪舌剑……

再后来,宾客越来越多,每年的青石板街巷上,大佬们脚步匆匆、青年们神采飞扬——乌镇没有门槛,大门始终敞开。

从乌镇白莲塔远眺,斜风细雨绵绵不断,从反垄断到科技向善,从乱象到呼唤规范,乌镇成了避世方舟,众人围炉夜话,谋求共识、寻找解答。

去年,迎来一大美事,乌镇“升格”了。世界互联网大会从一场会议,变为常设国际组织,乌镇峰会也升为国际组织的年会,一年必有一聚。

跨越山海,风雨兼程,这次的十年之约,更显得难能可贵。

但是,此刻相聚,不是重回原点,更不是另起炉灶,而是站在互联网的新起点,眺望下一个十年。

下一个新十年,会怎样?

故事非但不会重演,还要变出惊喜。因为,人不会两次踏入同一条河,乌镇也没有两座一样的桥。

有了国际组织的身份,今年,乌镇峰会也上“新”了:新议题、新活动,为邀新老朋友,连乌镇客栈的招牌,都越擦越亮。

还有数不尽的新点子,正落地开花:“全球青年领军者计划”出炉,要让青年互学互鉴;“互联网之光”博览会首推未来生活数字体验馆;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正式亮相;人才相亲会线上线下一起办……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整装待发记者倪雁强 王志杰 徐惠文 摄

有嘉宾说,“十年之约”将近,在拨云见日之时,对乌镇峰会满怀期待,还有嘉宾说,希望在水乡重逢之刻,乌镇能再指一条新路。

细看今年的主题,也颇有新意。

这次大会主题是“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聚焦互联网衍生出的数字世界。

“包容、普惠”,曾是论坛的议题,是嘉宾口中的热词,这次成了峰会的主题,而“韧性”一词,是头一次出现。

“韧性”本是物理词汇,指物体受外力时,产生变形而不易折断的性质,衍生之意是,顽强持久的精神。

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将于今年乌镇峰会期间正式开馆 记者 倪雁强 王志杰 摄

久经磨砺,方显物之韧性。履约十年,方显精神之坚强。

这十年,是数字经济的“黄金时代”,但全球的数字发展极不平衡,伴生诸多问题:隐私,霸权,不平等……都在动摇和考验着数字大厦。

此刻,要搭起一个牢固的数字世界,又要开放包容、造福人民,这看似矛盾的命题,却是亟待平衡的一对辩证关系。

“包容、普惠、有韧性”,最切题,最迫切。它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也恰恰是乌镇在下一个十年,给世界写下的希冀与期盼。

风雨之中,韧性何来?乌镇峰会,就是数字世界的一个支点。

眼下,乌镇的一梁一柱,一砖一瓦,都已准备好,要为全球各方搭台切磋,架起沟通之桥,呼唤合作治理,共谋人类福祉。

赴十年之约,乌镇,待您来。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