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1 05:16:01 来源: sp20241231
2023年6月20日11时18分。山西太原。
万众翘首。
一声令下,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巨大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加速,加速,加速,火箭尾部喷出的金色火焰发出耀眼的光芒,照亮浩瀚长天。
亿万观众激动雀跃的时刻,远在黔北的姜涛默默注视着电视里的火箭直冲霄汉,心情平静而喜悦。这是火箭起竖发射系统第十一次助力长征六号升空。这套系统的主体焊接工作,凝结着姜涛和他的团队的心血。
一
多年来,中国火箭在发射前不得不一直保持同一个姿势:竖立。工程技术人员在高高的火箭上进行组装、调试,难度可想而知,更别说还要将这个站立着的庞然大物运输若干距离。
谁都知道平放更便于组装、调试、运输。但火箭平躺再直立,需要强大而稳定的支撑系统,这正是长久以来困扰中国火箭“起卧”的技术难题。
“制造一个起竖装置,让长征六号实现水平组装、调试、运输。将火箭运抵发射靶场后,再利用这个装置把它竖立至垂直发射状态。”2014年7月,姜涛所在的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接到了上级下达的这一任务。这是前所未有的艰巨任务。而起竖装置的焊接工艺带来的挑战,尤为严峻。重担,压到了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姜涛和他的团队肩上。
高24米的起竖发射系统由上千个零件组成,最小的零件长度只有一粒绿豆那么点儿,最大的却比一层楼还要高。姜涛团队就是要把这些大小不一的零件,焊接成一个能够托起火箭的坚固整体。
起竖发射系统主体为高强度合金钢。姜涛从未焊接过这类材料,根本找不到可以参考的焊接参数。任务当前,时间紧迫,姜涛心急如焚,可经验告诫他,焊接是个最急不得的技术活。一咬牙,姜涛住进了车间里,带着16个人的团队,没日没夜地研究试验。调节焊头速度,调节转动力度,一次、两次、三次……在近30次的失败后,他们终于找到那个最为可靠的焊接参数。此时,半个月时间已悄然而紧张地从焊花的闪烁明灭间流逝。
起竖发射系统上的焊缝,最长的一条长达6米,仅焊条就要用去40公斤。有的焊缝需要焊接整整50层,层层叠叠,必须均匀平整,不差分毫。这还不算完,每焊一层,前一层材料的温度必须精确控制在特定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材料的相关指标,因此必须准确把握时机。而合金钢成分复杂,焊接过程中产生气泡和裂痕的概率本就远远高于普通合金——凡此种种,难度可想而知。
不仅如此,起竖发射系统焊接工艺还要求每一条焊缝必须经过X射线检测,必须做到百分之百无缺陷,即无任何气孔、杂质和裂痕。作为航天人,姜涛明白,焊接中出现任何裂缝和气泡,都有可能令发射装置在托举火箭时发生断裂,这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他掂量得出,每一朵看似轻盈的焊花,都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多年的钻研实践,让姜涛早已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他的焊接水平达到了每一米的误差仅有0.15毫米。他甚至能通过电弧的变化以及细微的电弧声,判断出焊缝是否达标。
除了百分之百无缺陷的技术指标外,这项任务还有另一难点:必须在狭窄的空间内完成。起竖装置箱体高度仅几十厘米,内部焊接必须由焊工进入其中方能操作。在小小的装置箱里,姜涛根本没有丝毫挪移的余地,更别说做一些幅度稍大的动作。怎么办?他想到一个办法:根据需要,在箱口或仰躺,或平卧,或侧身,手握焊枪焊条,摆好焊接姿势,再由徒弟推入箱中,操作一两个小时后,再由箱外的徒弟握脚拖出。
每一次,都必须保持这样的焊接姿势,在60摄氏度左右的箱体中进行操作。焊花洒落身上,汗水扑拉拉咬着新旧斑驳的伤口,一阵阵锥心的疼。被拉出箱体时,姜涛全身的肌肉和关节早已僵硬发木,得躺上好半天才能缓过来。而他那身被焊花灼得大洞小眼的工装更是被汗水浸透,不用脱下来拧,一出箱体便已将地上打湿一片。
一次次攻坚克难,姜涛和他的团队终于咬牙啃下了这块硬骨头——他们提前半个月,圆满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
2015年9月20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高强度合金钢起竖发射系统与晨曦交相辉映。姜涛团队焊接的这套系统稳稳托起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展现在世界面前。
携带整整20颗卫星的长征六号在巨大的轰鸣声中风驰电掣奔向太空,在我国航天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页。全新起竖发射系统的使用,极大地降低了组装、运输、调试等工作的操作难度,节省下不可估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二
一套厚厚的棉质工装,一把黝黑的焊枪,一个大面罩,这是姜涛工作的“标配”。姜涛成为航天人至今整整36年,这三件套一直陪伴着姜涛,早已成为他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36年的焊工生涯,让姜涛脖子上的皮肤反复被灼伤,那些皮肤总是脱落,脱了又长,长了又脱。还有他的眼睛,虽隔着面罩,但强烈的电弧光还是对双眼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迎风即泪,无风也泪。因此,他的工装里随时都准备着眼药水,焊接间隙,便仰头滴上几滴。
眼前,这件长达3米的银色铝合金箱体外壳上,是一条条平整的焊缝,它们如鱼鳞般细密而均匀,在灯光下反射出柔和瑰丽的光。用指腹沿着焊缝抚摸,清凉平整,细腻圆润,浑然天成。
这个铝合金箱体,是姜涛为我国某型号航天产品打造的“无缝外衣”。铝合金焊接属于特种工艺,因材料导热快、易氧化、熔点低,焊接过程极易产生裂纹、气泡和变形,国内只有少数工匠能承接这一任务。
更具挑战的是,箱内还存有保护性气体。焊缝除了要经过X光的检测,还必须经过气体检测试验,确保没有一丝气体从中逸出。姜涛向他的徒弟们做着示范:“焊接时,焊条与箱体必须保持一到两毫米距离,不能远也不能近。速度要均匀,不能快也不能慢。左右摆幅更要一致,不能宽也不能窄——只有这样,才能焊接出精准平整的焊纹。”呼吸会影响手臂动作的节奏与力度,焊接时,必须调息均匀。那双多年被焊花灼伤而疤痕密布的大手,匀速平稳地移动着,与焊枪、与工件的每一次互动,都已沉淀为牢固的肌肉记忆。
焊工是在金属上绣花——以焊枪为针,以焊条为线。姜涛在灼人的火光电弧中,为国家的航天事业,绣出了一幅幅壮美的画卷。
从一名年轻的学徒,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姜涛对于工匠精神有着自己的体悟。在他心里,兢兢业业地点缀出每一道焊缝,焊接好每一个工件,自然会成为最优秀的工匠。
“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种种荣誉的背后,是36年的一丝不苟、刻苦攻关。姜涛带领他的团队,在实践中解决了数以百计的焊接难题,突破了136项技术瓶颈,获得了54项研究成果和专利,制作和发明了50多件辅助焊接的工装夹具。他用手中的焊枪,一次次攻破焊接技术难关;用一朵朵焊花,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增辉添彩。
而在姜涛心目中,自己只是一名焊工,一个航天人。那所有的荣誉,在他的心里都不如太空中闪烁的那一颗颗中国卫星,那才是他心中最为耀眼的勋章。
三
从业这么多年,姜涛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是无数个技术难关?不,是坚守,是把一项平凡的工作坚持36年而不间断。如此,这工作便能成为事业,这平凡便可成就崇高。
电焊工作强度高,苦、累、枯燥,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当年和姜涛同为焊工的工友们,不少人已经陆续离开了这个岗位。曾有朋友劝他也离开这一行当,更有民营企业仰慕他的技术与名望,以高薪相邀,姜涛全都摇头婉拒。他说:“我是航天人,我的价值在航天!”他还说,一名普通的焊工能将自己的劳动同国家的强盛紧紧焊接在一起,是今生最大的荣耀。一把焊枪,千万把焊枪,焊铸的是心中的强国之梦。
姜涛从个人的成长经历深知,个体的力量细如涓流,只有汇入更为壮阔的洪流,方成滔滔之势,永不枯竭。他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同时,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在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等方面掌握的技能和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徒弟们。他先后培养了300多名优秀焊接人才,他们中的很多人已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贵州省劳动模范”“贵州省技术能手”等。
“手、眼、心,三者统一,才能真正焊好一道缝。”工作室里,41岁的张锦鹏正在手把手地指导徒弟。他跟随姜涛学艺已整整20个年头。如今,他像当年师傅教自己一样,耐心细致地把焊接技艺传授给眼前的年轻人。
“我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父’,我只希望我的技术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姜涛悉心总结了自己数十年的实践经验,编写成《手工电弧焊培训教材》,无偿提供给航天科工系统的同行们参考使用。他努力传承的不只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精神。闪烁的焊花因这传承而璀璨夺目,生生不息。
本版制图: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31日 19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